近年來,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按照“示范引領、因地制宜、梯次推進”的總體思路,多措并舉激發銀齡“引領力”,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加碼鼓勁。
以金夕堡壘助組織聚“魂”。緊扣政治引領要求,發揮老同志素質過硬、經驗豐富的優勢,助力基層組織振興。堅持“夕陽紅”輝映“黨旗紅”,在232個村(社區)黨組織普遍建立“夕陽紅”黨支部,并根據居住區域、興趣愛好、職業特長等設置黨小組,為基層組織建設凝聚更多力量。推動“銀輝”攜手“朝陽”,統籌區老科協、老促會等力量,選派15名老同志擔任年輕村干部“成長導師”,結合所在村具體情況,幫助推動工作。探索“機關”聯動“鄉鎮”,組織區農業農村局等區級機關10個離退休干部黨支部與村黨組織結對,逐步實現以城帶鄉、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城鄉協調發展的新局面。
以銀發人才促產業增“收”。統籌推進區、鎮兩級“銀發人才庫”建管用工作,夯實產業振興基層基礎。積極拓寬引才渠道,以涉老組織、機關單位、返鄉專家等為重點,通過走訪調研、摸底篩選、訪談交流等方式,廣泛動員430多名老專家、老黨員、老教師入庫發揮作用。搭建載體健全機制,聚焦石港黃桃、二甲黃桃等特色產業,通過發布服務清單、開展現場觀摩、組織技術推廣等活動,將銀發人才所能與群眾所需精準對接。統籌力量發揮優勢,出臺“銀發人才”具體使用辦法,推動銀發人才工作站與老黨員工作室、銀發先鋒驛站培育一體謀劃,形成“銀發助農服務驛站”等一批服務發展、服務群眾的示范載體。
以鄉風文明為治理添“彩”。找準老干部工作與移風易俗工作的結合點,著力強化宣傳引導、深入基層一線、突出示范帶動,引領群眾破陋習、樹新風。聚焦環境提升,成立“銀發勸導隊”和“夕陽紅義務宣傳隊”,通過選樹“紅黑榜”、開展“村村比、戶戶評”等活動,推動房前屋后、集鎮周邊、田間地頭衛生整治。聚焦公共服務,組織五老群體開設課后陪伴、周末繪畫興趣班、開展青少年心理輔導等,持續優化惠民服務模式。聚焦社會和諧,廣泛開展“銀齡入網”工程,普遍設立“五老”調解工作室,打造“三會治村”新模式。一年來,協助調處鄰里糾紛200余起,排查矛盾隱患150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