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敞平坦的柏油路、整齊排列的果蔬大棚、書香四溢的農家書屋、窗明幾凈的便民服務中心……來到原平市弓家莊村,不僅能欣賞到生態宜居的鄉村美景,更能感受到村民臉上洋溢的幸福笑容。
一直以來,弓家莊村立足實際、真抓實干,把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作為推進“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堅持由表及里系統推進,因地制宜科學施策,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發展特色產業 激發共富新動能
時下,走進弓家莊村的西芹種植大棚,瞬間感受到了明顯的溫度差異,棚內暖意融融,綠意盎然,一排排翠綠的西芹水靈鮮嫩,一陣陣清香沁人心脾。
“選擇種西芹主要是因為西芹穩產、少蟲災,價格也相對穩定。這個大棚共種了六分地西芹,大概能產一萬多斤,目前長勢良好,預計很快就能上市。”西芹大棚種植戶宋小俊說。
發展產業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礎,也是農民增收致富的關鍵。近年來,弓家莊村明確了“建強班子、發展產業、惠農增收”的發展思路,把設施農業作為深化“千萬工程”的突破口,開辟了以大棚種植帶動集體經濟、撬動鄉村治理的新路徑。
2009年,弓家莊村成立了聚滿園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并以50座暖棚為起點,逐步建成擁有497座蔬菜瓜果大棚的設施農業園區和總面積2794平方米的現代化果蔬交易中心,主要種植甜瓜、西紅柿、豆角、黃瓜、白菜、蘿卜、西芹等蔬菜瓜果,實現了農業產業規模化、標準化、精細化、市場化、品牌化,并通過“保鮮倉儲、包裝加工、物流配送、批發零售”全鏈條服務提升農產品附加值,拓寬銷售渠道。弓家莊村的設施農業也輻射帶動周邊村莊建設蔬菜大棚,實現連片發展,擴大了生產經營規模,形成了良好的整體效應。
在香瓜種植大棚,映入眼簾的是一壟壟郁郁蔥蔥的香瓜藤,個個渾圓飽滿的小香瓜掩映在藤葉間,長勢喜人。種植戶呂素平向記者介紹:“大棚種植可以有效減少外界天氣變化對香瓜生長的影響,并通過實時監控,及時掌握大棚內的溫度,以確保香瓜的最佳生長環境,保證香瓜的產量和質量。”
“我們村497座大棚總產值已達2500萬元,年銷售1500余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由2009年的3000元發展到2023年的60余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5萬余元。”弓家莊村黨支部書記李晉忠自豪地說。
創新實踐活動 打造文明新高地
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是新時期統籌開展各類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綜合性陣地,為做好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工作,弓家莊村黨支部科學謀劃、多措并舉,積極探索創新,打造文明實踐站,將精神文明陣地延伸到家門口。
弓家莊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立于2022年,2023年被評為省級示范性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實踐站聚焦培養時代新人、弘揚時代新風,動員和激勵廣大農民群眾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推動弓家莊村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同發展。截至目前,該實踐站已成立五支志愿服務團隊,分別是理論宣講隊、敬老愛老隊、文藝演出隊、書畫志愿隊、大學生返鄉隊。
志愿服務團隊自成立以來,開展了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與山西工商學院健康管理學院合作,設立大學生社會實踐志愿服務基地,定期組織大學生開展健康宣傳、小學助教、文化生活服務等實踐活動;邀請原平醫療集團為村民義診,普及健康知識;組織歌舞表演和文藝演出,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欣賞到高質量的文藝節目;舉辦鄉村象棋大賽,為村民搭建競技平臺,增進鄰里關系;開展特色文化展覽交流大會,聚焦剪紙、面塑、刺繡、雕刻等民間藝術,吸引更多人參與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自從有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我們村的文化活動越來越豐富了,大家經常聚在一起學習交流,感覺生活都更有滋味了!”弓家莊村村民劉大姐樂呵呵地說。
此外,弓家莊村黨支部還以炕圍畫傳承人趙升龍為核心,著重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書畫室,加速弘揚省級非遺文化。通過從保護傳承民間手工藝、促進農民增收,挖掘鄉村文化人才,培育鄉村非遺傳承人,讓鄉村文化能人帶動相關文化產業逐漸發展壯大。同時利用鄉村振興實訓基地開設炕圍畫、書法培訓班,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聚焦環境提升 繪就宜居新畫卷
鄉村要發展,環境是底色。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事關廣大農民的根本福祉,事關農村社會的文明和諧。
弓家莊村堅持黨建引領,以點帶面,創新“五動”工作法,形成了“支部推動、黨員帶動、典型拉動、閉環聯動、獎懲驅動”的環境整治全天候長效機制,著力打造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美麗鄉村。
為實現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全方位開展,弓家莊村通過支部推動,把廣大黨員干部的創造力和戰斗力凝聚到環境整治工作中,形成了“全員參與、全力以赴、全面推進”的態勢。村里開展衛生環境大掃除主題黨日活動,帶動村民組成清潔隊伍開展環境衛生清潔專項行動。同時利用文化墻、宣傳欄等載體,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群眾日常生活,激發群眾主人翁意識,使村民自覺爭當環境衛生的宣傳員、清潔員、監督員。此外,村里不斷完善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形成垃圾“戶分類、村管理、鄉收集、市處理”的閉環聯動衛生保潔體系,切實做到日產日清日運。通過劃定責任范圍,建立獎懲機制,有效保證了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持續性和長效性。
近年來,弓家莊村組織黨員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完成雨污管網改造500余米,有效解決了生活污水排放、雨季積水等問題;積極籌備新建水塔、修繕自來水管網,全力保障村民的飲水用水安全;強化活動場所管理的維護和衛生清潔,為全村人民創造了一個宜居宜業的秀美環境。
弓家莊村村民張大爺說:“以前村里環境衛生臟亂差,生活污水只能通過管道排到道路上,導致部分路段常年積水,路面坑坑洼洼,尤其是下雨天,出行非常不便。現在村里的環境衛生好了起來,道路變成了柏油路,垃圾也進行了分類處置,住著舒服多了。”
弓家莊村支部書記李晉忠說:“我們將繼續通過擴大設施農業規模、升級改造原有大棚、完善相關產業鏈條等方式,帶領村民增收致富,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道路上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傾力打造鄉村振興精品示范樣板,讓農業更有奔頭、農村更有看頭、農民更有盼頭,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貢獻力量,全力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