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全國兩會,明確提出“推動更多資金資源‘投資于人’、服務于民生”“抓好就業這個最基本的民生”。作為基層的青年干部,我們要不斷厚植人民情懷,端正思想態度,立足崗位、強化擔當,用堅守基層的的信念和堅持不懈的努力,同人民群眾密切聯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厚植人民情懷,答好“鄉村全面振興”卷。“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這是國家制定政策的著力點和發力點,從“穩就業促增收”到“著力抓好“三農”工作,深入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一項項涉及老百姓急難愁盼的操心事被列入小組討論的重要內容,也牽動了基層鄉村百姓的心。作為基層的青年,要強化宗旨意識和公仆意識,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對標人民所需、所想、所急,深入一線訪民情、察民意,找準產業發展路徑,推動科技創新賦能鄉村振興,助力共同富裕。
踐行人民至上,答好“民生保障”卷。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上,高質量發展的成果,一頭連著宏觀大局,一頭連著萬家燈火,讓人民群眾過上有品質的生活,是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具體表現,是全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力量源泉。“十四五”以來,黨和國家持續重視保障改善民生,高度重視人民群眾特別是基層群眾的生活品質,加強基礎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在基層鄉鎮,困難家庭的救助、留守兒童關愛、養老服務網絡建立等等這一系列舉措,都直接關系到農村百姓的生活質量,確保了基本生活的滿足。教育、醫療、鄉村基礎設施建設這些變化則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惠及偏遠地區。作為基層的廣大青年,要提升服務能力,苦練技能本領,堅持“一個都不落下”,打通“最后一公里”,在自身崗位上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努力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
站穩人民立場,答好“基層治理”卷。回顧過去,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我們闊步前進的每一個瞬間。鄉鎮基層從團結帶領人民與貧困作斗爭,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再到深化農村改革,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進體制機制的創新,提升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體現的是社會公平正義的內在要求。作為廣大基層青年,要堅持組織引領,下沉一線服務指導,實時收集民意訴求,快速響應百姓需求,著力化解民生之憂,描繪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和美畫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