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深圳市證券業協會與深圳市投資基金同業公會在深圳大學舉辦“投資者教育進校園——理性投資伴我行”活動,五礦期貨圍繞資本市場重點工作,為深圳大學師生呈上了一堂干貨滿滿的金融知識與風險防范課程。
五礦期貨投教專員高子涵在主題為《穿越期市時光:揭秘期貨起源,承接現在與未來》的講座中,深入解讀期貨市場的歷史與未來,拓寬師生們的投資視野,并緊密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期貨和衍生品法》等法規基礎知識進行講解,讓學生們了解了各項交易活動背后的法律依據,增強了在金融領域的法治觀念。
自國務院去年4月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新“國九條”)以來,資本市場進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投教專員在解讀時指出,新“國九條”呈現三大顯著特征:一是堅持黨對資本市場工作的全面領導,以人民為中心全力保障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二是突出強監管、防風險、促高質量發展的主線,借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服務經濟社會大局;三是針對股市波動暴露的制度機制、監管執法問題,明確目標與問題導向,補齊短板弱項,回應投資者關切,這對期貨市場未來在更優監管環境下健康發展意義重大。
隨著《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促進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的發布,作為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期貨和衍生品市場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投教專員提到,該意見部署8方面17項重點舉措,從嚴格監管交易行為、打擊違法違規,到強化期貨公司監管、防范風險,再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金融期貨及衍生品、推進開放、深化監管協作等,全面規劃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路徑,從源頭規范市場行為,促進資源合理配置,這些舉措全面規劃了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路徑,旨在從源頭規范市場行為,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為期貨市場的長期穩健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除了政策層面的推動,金融從業者的職業道德同樣是構建健康資本市場的重要一環,五礦期貨投教專員在講解職業道德時,強調金融從業者應秉持誠實守信、勤勉盡責的原則,為學生們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通過趣味問答等互動形式,加深學生對期貨知識及非法金融活動特征的理解,尤其針對非法活動,特別提醒學生作為易受侵害群體面臨的風險,契合強化防范非法金融活動宣傳工作的重點要求。
五礦期貨積極響應中國期貨業協會開展投資者保護教育宣傳專項活動的號召,通過此次投教大講堂,全方位、多角度地幫助深圳大學師生樹立理性消費和風險防范意識,為營造安全穩定的金融環境貢獻力量,也為推動資本市場重點工作在高校的宣傳與落實起到積極的示范作用。(任能旺)
五礦期貨走進深圳大學開展“3.15”投教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