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為了不斷健全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增強社區養老服務功能,有序推動社區食堂建設,真正把惠民實事辦好,嵐縣縣委、縣政府下大力氣,逐步建立起了功能完善、布局合理、方便可及的社區助餐服務體系,切實為社區居民提供了優質、實惠、便捷的助餐服務。
秉持公益性、社會性和安全性原則,嵐縣社區食堂以社區居民為主要服務對象,重點解決特困、獨居、失能、孤寡、重殘、高齡老年人,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殘疾人及困境兒童的就餐需求問題;積極引導社區、企業、社會組織、志愿者等社會力量參與社區食堂建設運營,建立社會化、品牌化運營機制,推動社區食堂健康、可持續發展;堅持“安全第一、質量優先、運營規范、服務滿意”的宗旨,加強市場監管,確保食品和消防安全,拓展服務內涵,注重質量提升,提供營養均衡、品類豐富、優質衛生的助餐服務。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在選址布局上,原則上每個社區建設1所社區食堂,選擇人口相對密集、資源相對集中、環境相對良好、交通相對便利、區位相對優越的安全區域。倡導社區食堂與社區養老幸福工程或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統籌規劃布局。社區食堂選址須經縣民政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評估確認后,擇優選取方可建設。社區食堂按相關規定建設完畢后,由民政、市場、消防等相關部門按照建設標準要求評估驗收,對符合要求的報縣民政局備案資助。為讓社區食堂持續運行,在建設補貼發放上,嵐縣民政局將補貼分三年下達:第一年下達40%,第二年下達40%,第三年下達20%。
在運營管理上,采取民建民營公助方式。運營主體應堅持公益定位、市場化運營,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根據社區居民用餐特點、消費習慣、身體狀況等,每天推出1—2種價格不高于7元的惠民套餐,售價對60周歲以上老年人等群體給予9折優惠、70周歲以上8折優惠、80歲以上7折優惠,低保家庭中困難殘疾人、特困老年人、困境兒童可享受6折優惠。
為鼓勵社區食堂良性發展,嵐縣民政局建立了完善的運營獎補政策。社區食堂每運營滿一年,由縣民政局和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社區食堂進行綜合考核評估,按照評估等級三類、二類、一類分別給予3萬元/年、6萬元/年、9萬元/年的運營補貼。
截至目前,嵐縣已建成5個社區食堂。今年,將在另外4個社區相繼落地,后續將根據群眾的意見和需求適當增加。
嵐縣社區食堂,不只是就餐之所,更是愛與關懷的匯聚地。它承載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美德,在煙火升騰間夯實民生根基,讓每一位老人安享幸福“食”光。(譚軒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