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落實是關鍵。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要將主體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中、落在實處,確保全面從嚴治黨有力有效。
鑄牢擔當責任的政治自覺。主體責任能否壓實,根子在思想認識。因此,需以教育為先導,筑牢思想防線。要深化反腐形勢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清醒認識全面從嚴治黨的長期性、復雜性,摒棄“坐等觀望”的惰性思維;開展主體責任專題教育,厘清責任主體、責任邊界,破除“與己無關”的模糊認知;通過作風建設大討論,推動黨員干部在思想交鋒中強化政治擔當。思想上的“破冰”方能催生行動上的“突圍”,唯有將責任意識內(nèi)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
構建權責明晰的制度體系。主體責任虛化空轉,癥結在于制度缺位、權責模糊。需以制度為綱,織密責任網(wǎng)絡。要細化責任清單,將主體責任分解為“施工圖”,明確領導班子成員、主要負責人的具體職責,杜絕“責任大鍋飯”;完善傳導機制,通過分級約談、述責述廉、定期抽查等手段,推動責任落實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強化動態(tài)管理,建立“明責—履責—考責—追責”閉環(huán)鏈條,以制度剛性倒逼責任落地。制度不是掛在墻上的“裝飾品”,而是握在手中的“工具箱”,唯有以制度管權、管事、管人,才能讓責任運行有章可循、有據(jù)可依。
高懸執(zhí)紀問責的利劍。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責任空轉往往伴隨監(jiān)督不力和問責乏力。擰緊責任鏈條,必須高舉問責利器。要完善追責細則,對照《中國共產(chǎn)黨問責條例》等,細化失責情形,明確問責標準,杜絕“寬松軟”;強化結果運用,將考核結果與干部獎懲、任用直接掛鉤,對履責不力的單位“一票否決”,讓“躺平者”無處容身;堅持“一案雙查”,既查直接責任,又溯領導責任,以問責精準性增強震懾力。問責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唯有堅持嚴的基調(diào)、硬的舉措,讓失責必問、問責必嚴成為常態(tài),才能讓主體責任從“紙面”落到“地面”。(云南省昆明市五華區(qū)紀委監(jiān)委 朱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