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某地85后副局長“換位跑”“送外賣”,獲得多家央媒、省媒密集報道和社會廣泛關注,贏得網友一致點贊。“換位跑”不失為黨員干部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重要方式。“換位跑”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以心換心”的理念。老百姓是最講感情的,干部用心不用心,群眾最清楚。基層干部離群眾最近,尤其要學會以心換心,用真心實意的工作打動群眾,用全心全意的服務贏得支持,不斷提高老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以心換心要“換”出知民愛民的好作為。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隔岸觀火,總不透徹。只有將心比心、以心換心,才能真切感受民生之重、民生之艱。基層工作日益繁重,很多群眾身邊的“小事”,看起來“雞毛蒜皮”,但對群眾來說,就是影響生活質量的“急難愁盼”,都是“天大的事”。為民服務是基層干部職責所在,不能退、不能躲、不能繞。基層干部要通過“換位體驗”、座談交流、信訪接待等方式,了解群眾的“喜怒哀樂”,設身處地把自己擺在老百姓的位置上考慮問題,像對待自己的家人一樣對待群眾,像解決自己的問題一樣解決群眾的困難。
以心換心要“換”出解題破題的好辦法。“坐在辦公室碰到的都是問題,深入基層看到的全是辦法。”可見,群眾中蘊藏著巨大的智慧。“領導要有水平,水平從哪里來?水平來自對客觀規律的認識和掌握,而規律性的東西,正是蘊藏在廣大群眾的實踐中。”基層干部不能自視甚高、包打天下,要學會依靠群眾開展工作,把群眾變成工作的智囊團,激發和匯聚群眾的無窮力量。以心換心,換的不僅僅是老百姓心里的情緒和感受,還有想法和點子。基層干部要尊重基層首創精神,謙卑謹慎拜群眾為師,多和群眾交流、多聽群眾意見、多向群眾討教,在街談巷議中找方向、找方法、找規律,把群眾的所思所想、所憂所盼轉化為工作的方向、決策的依據。
以心換心要“換”出精準精細的好作風。工作措施精準精細才能取得最大效果,管理和服務過于粗放,就很難取得實效。視角不同,景象不同;站位不同,感受不同。政策好不好,不是干部說了算,要看群眾是愁還是笑;工作實不實,要看群眾是怨還是贊。以心換心,意味著制定政策時不要閉門造車“我覺得”,要學會換一種看問題的視角,努力從管理者的視角、服務者的視角切換到被管理者的視角、被服務者的視角,以此考量工作措施、流程是否便捷便利、科學高效、絲滑順暢,不斷改進各項工作。(作者:戚小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