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面對AI浪潮,消極抗拒是“舍”,主動融合是“存”。唯有以信心錨定發展方向,把為人民服務轉化為發展動能,以實干淬煉發展實績,才能在AI浪潮中乘風破浪,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更大力量。
“只要信心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這份信心不僅源于技術突破的澎湃動能,更根植于中國共產黨人迎難而上、不怕艱險的革命基因。廣大黨員干部要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勇氣和“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定力站穩“人工智能+”風口,始終把對黨忠誠融入血脈,胸懷“國之大者”,腳踏實地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之路,以系統性思維推動數字技術深度融入基層治理體系,加快人工智能在低空經濟、教育培訓、醫療健康等多場景應用,打破“信息孤島”“部門壁壘”,讓數字技術直達基層,進一步縮小城鄉差距。
技術需要深度賦能民生。AI雖能精準處理流程、海量分析數據,卻難以替代真人“春風化雨”的細膩。“剛柔相推而生變化”,唯有以技術為“剛”、以人性為“柔”,方能在效率與溫度間找到平衡。廣大黨員干部要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和“事事緊盯不放”的執行力,在技術浪潮中站穩腳跟、守牢陣地。及時掌握研討核心技術,了解熟悉業務流程,防范風險化解危機,努力成為數字化專業化人才,確保在面臨關鍵任務重大挑戰時能夠頂得上、打得贏。要主動下沉社區、走進家庭、探到田間地頭,與群眾面對面交流,用心記下民情日記。
以數字賦能激活干事創新動能。技術迭代倒逼廣大黨員干部創新求變,以實干之力錘煉治理實績。越是風高浪急,越見砥柱中流。黨員干部要發揮“知不足而后進,望山遠而力行”的自驅力,打破傳統思維的枷鎖,優化政務工作和基層治理的思維方式、工作模式,積極運用數字化、智能化手段激發干部隊伍干事創業熱情,在鄉村振興、經濟發展、產業轉型、基層治理等主戰場勇當開路先鋒,“一步一個腳印”不斷探索新路徑、開拓新模式,讓政務服務更加高效便捷,讓信息多流轉、群眾少奔波,將改革創新成果切實轉化為百姓的便利,助推民生實事辦出實效,答好“人工智能+”治理答卷,以篤行實干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作者:周王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