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明樓街道朝暉社區“健康π”醫康養護創新示范基地(體重管理)正式啟用。作為全市首個以“醫康養護一體化”為核心的社區級體重管理示范項目,該基地通過整合醫療資源、智能科技與社群化服務,為居民提供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務。寧波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專家團隊、鄞州區明樓街道辦事處、鄞州區疾控中心、寧波鄞州人民醫院醫共體明樓東勝分院、寧波銀齡紀、社區代表及居民等參加落成儀式。
響應“體重管理年”政策,破解慢性病防控難題
超重肥胖及相關慢性病已成為威脅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朝暉社區積極響應國家衛健委“體重管理年”活動號召,以寧波市健康生活方式研究中心實踐經驗為基礎,聚焦“預防—干預—管理”全鏈條服務,構建社區慢性病防控新體系。基地以體重管理為切入點,結合寧波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團隊的“多學科協作”模式和寧波銀齡紀醫康養護專業團隊,為居民提供個性化診療方案,實現從“被動治療”向“主動健康”轉型。
四大創新亮點,引領健康服務升級
第一,智能科技賦能精準管理。基地配備人體成分分析儀、AI健康評估系統等智能設備,3分鐘生成個性化健康報告,動態追蹤體脂率、代謝率等關鍵指標,數據同步至家庭醫生與三甲醫院專家團隊。
第二,多學科“健康管家”團隊。由全科醫生、中醫執業醫師、營養師、運動康復師及心理咨詢師組成專業團隊,提供“一對一”健康計劃定制服務,同步開設“健康廚房”實踐課堂,幫助居民掌握科學膳食技巧。
第三,“醫院—社區—家庭”三級聯動。與寧波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寧波鄞州人民醫院醫共體明樓東勝分院、寧波銀齡紀醫康養護專業團隊等機構深度合作,建立遠程診療通道,實現高危人群篩查、醫院精準診療與家庭追蹤管理無縫銜接。
第四,社群化健康生態圈。發起“健康π互助小組”,通過線上打卡、線下運動營等活動激發居民參與熱情,同步建立家庭健康檔案,推動健康管理從個體向家庭延伸。
寧波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專家指出,該項目延續了“寧波模式”的核心理念,通過多年肥胖患者隨訪數據積累,形成科學干預路徑,未來將推動更多科研成果在社區轉化。
鄞州區疾控中心負責人表示,“健康π”基地作為全區首個以“社區嵌入式體重管理”為核心的醫康養護示范工程,通過智能化設備與數字化服務深度融合,推動專業化體重管理服務向社區生活場景下沉與延伸,充分展現明樓街道在構建“體重管理指導中心—基層體重管理門診—社區健康陣地、驛站、哨點”三級體重管理服務網絡方面的創新實踐。
鄞州人民醫院醫共體明樓東勝分院負責人表示,明樓分院將聯合朝暉社區推出“17醫康”系列活動,于每月17日組織家庭醫生團隊走進社區,圍繞養生、科學減重等居民關切的主題,用專業知識和通俗語言傳遞健康生活方式,同時利用“線上+線下”融合模式提升服務內涵。
寧波銀齡紀負責人介紹道:“我們作為醫康養護的專業團隊,將接入AI進行健康追蹤和健康管理的創新賦能,實現為居民提供全息的監測、預警等健康專業服務,并將中醫藥食同源非藥物健康調理融入居民生活,為打造“健康社區”作出貢獻。”
未來規劃:構建全域健康服務網絡
首先,服務擴容。年內新增“青少年肥胖干預”“銀發增肌計劃”,覆蓋全年齡段人群。
其次,數字升級。開發“營養數字人”智能系統,提供一對一健康評估與干預指導。
最后,區域聯動。與各區健康生活方式指導中心協作,推廣“企業減重聯盟”“家庭健康大使”等創新模式。
鄞州區明樓街道朝暉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林萍表示:“‘健康π’基地的命名寓意‘健康無限可能’。我們希望通過這一平臺,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專業、便捷的健康服務,真正實現從‘被動治療’向‘主動管理’轉變。”(作者:陳夢妤 周艷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