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干部作為政策落實的“神經末梢”和群眾工作的“前沿陣地”,肩負著貫通頂層設計與民生期盼的關鍵職責。面對鄉村全面振興、基層治理現代化的時代課題,既需要賡續“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初心本色,更要鍛造“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擔當鐵肩,在守正創新中提升服務效能,切實將初心使命轉化為造福群眾的具體實踐。
堅守初心是基層干部的政治底色。理想信念的堅定源于對初心使命的深刻認知,這決定著基層工作的方向與成效。初心使命是基層干部精神譜系的根脈所在,只有將為人民謀幸福的價值追求融入血脈,才能在紛繁復雜的基層事務中始終保持政治定力。基層干部需在理論學習中校準價值坐標,既要系統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又要結合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深化認知,通過主題黨日、專題研討等形式建立常態化學習機制,將黨的宗旨內化為服務群眾的行動自覺。基層工作中要建立群眾需求定期摸排、動態跟蹤的調研機制,將群眾關切的急難愁盼問題轉化為干事創業清單,通過構建“群眾點單-組織派單-干部接單-多方評單”的全流程服務體系,把“人民至上”理念轉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成果。
踐行擔當是基層工作的實踐要求。新時代基層治理面臨矛盾調解、產業發展等現實挑戰,需要干部既保持戰略定力又提升破局能力。擔當作為不僅體現在關鍵時刻的挺身而出,更在于日常工作中對職責使命的堅守。基層干部應建立問題清單動態管理機制,通過網格巡查、民情日記等方式及時捕捉治理盲點,深入一線精準識別矛盾根源。要強化政策解讀能力,既要吃透中央文件精神又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實施細則,善用政策工具箱中的財政扶持、土地流轉等要素激活發展動能。在鄉村全面振興主戰場上,需統籌整合項目資金、在外優秀人才資源和技術力量,通過掛圖作戰、節點督導確保政策落地見效,真正把擔當精神轉化為經濟增長數據、民生改善提升等可量化的治理成果。
創新方法是與時俱進的必然選擇。面對數字化治理新趨勢,傳統工作模式需要注入時代內涵。基層治理創新不是對既有經驗的否定,而是通過技術賦能實現傳統優勢的迭代升級。基層干部須構建“調研-實踐-反饋”閉環體系持續優化工作流程。要傳承“駐村聯戶”“板凳會議”等群眾工作法寶,通過建立黨員干部常態化下沉機制保持與群眾的血肉聯系。同時要善用大數據技術建立民情分析模型,對12345熱線、網格平臺等渠道的群眾訴求進行聚類分析,精準識別高頻問題和潛在風險。通過整合村級信息與鄉鎮服務資源,建立數據共享機制打破信息孤島,讓“楓橋經驗”等傳統治理智慧與現代數字技術深度融合,形成線上線下協同發力的治理新格局。
(浙江天臺縣南屏鄉人民政府 徐超武 金依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