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穩步提高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水平,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面對這份清晰的民生任務清單,廣大黨員干部須當好先鋒作好表率,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破解急難愁盼,用“事事抓鐵有痕”的執行力疏通民生堵點,讓政策春風化作民生綠蔭。
明確干事思路。“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糧食產量1.4萬億斤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5.1%”……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出現的每一組數據,都是對群眾期盼的回應與承諾。要把握好政策與民生的結合點,弄清政策從紙面落到地面的正確方向。要堅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將貫徹落實上級部署要求與自身主責主業緊密結合起來,通過精準對接不同群體需求、深度融入地域發展實際,在落細落實上下功夫,讓民生答卷既有政策高度,更見人心溫度。
創新干事方法。今年的政府報告中涌現出許多民生熱詞,從“好房子”到“投資于人”,從“免費學前教育”到“職普融通”,勾勒的是未來發展的新圖景,映出的是民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盼。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推動落實須“眼睛向下”搞真調研,沉下身子、邁開步子,把企業經營的堵點、社區治理的痛點、群眾生活的難處原原本本發現出來,將田間地頭的“土經驗”提煉成落地見效的“新點子”,讓政策貼著地皮生長,順著民心延展。學會順勢而為,面對數字化浪潮下民生服務變革等時代課題,既要主動擁抱新技術、新載體,也要注重在指尖政務與上門服務間找到平衡點,在守正創新中織就更具韌性的民生服務網。
鉚足干事勁頭。政策出臺固然能夠照亮群眾的期盼,但能否切實增進群眾福祉,往往取決于能否持續用力、細水長流。不少“民生禮包”都有一定的延續性,如2024年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30元,今年又再度上調;2019年以來全國累計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近28萬個,今年還將持續謀劃一批城市更新改造項目……惠民利民是一場充滿耐心與誠意的長跑。黨員干部須多些“蹲苗扎根”的實功,把文件里的“硬杠杠”變成百姓可觸可感的“幸福事”。面對養老托育、基層治理等復雜問題,要進一步明確落實的時間軸,既緊盯當下能解決的“眼前事”,也謀劃“長遠計”持續發力,千方百計、綿綿用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作者:杜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