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化雨潤萬物,創新驅動開新局。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守正創新、先立后破”“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引擎。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唯有用好“創新”這把應對挑戰、解決難題、把握機遇的 “金鑰匙”,方能開辟高質量發展的新境界。
破冰“思維繭房”,以創新思維謀劃工作。“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創新思維的本質在于突破慣例、超越常規。從國產大飛機C919一飛沖天到新能源汽車“換道超車”,從文心一言對話式AI到DeepSeek多模態技術突破,中國技術正從“跟跑”逐漸走向“領跑”,每一次演進和躍升,都始于對傳統路徑的顛覆和思維方式的重構。當前,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保護主義、技術封鎖,黨員干部更需樹立創新意識,以“歸零心態”重塑發展邏輯,努力跳出經驗“舒適區”、打破認知“天花板”,主動擁抱“未知變量”,以思維破冰帶動行動破局,以認知革命引領實踐革命,在工作中打破壁壘、碰撞火花,從而激活更多發展潛能。
疏通“制度經絡”,以創新舉措實干篤行。“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中華文明五千年綿延不衰的深層密碼就在于常以開拓創新之精神不斷推動變革發展,歷史長河奔涌向前,在當今全球科技革命浪潮中,更需要以創新思維統籌工作、以創新舉措破解難題。創新不是單兵突進、孤島獨舞,也不是短跑沖刺、催化速成,而是需要系統支撐和生態協同,需要科學謀劃全局、搭好橋梁紐帶,將黨政機關與科研機構、工業企業、金融機構等主體凝聚成創新“共同體”,讓基礎研究、應用開發、產業轉化等流程形成“接力跑”。落實到具體工作上,需要黨員干部躬身基層一線,了解產業發展現狀,找準創新工作的突破口,以務實舉措促進創新要素優化配置,讓科技創新、產業創新真正實現“從0到1”的突破和“從1到N”的質變。
深耕“人才沃土”,以創新機制激發活力。“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創新驅動說到底是人才驅動,創新競爭的本質是人才競爭。要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完善人才引育留用政策,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機制優勢,打破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的傾向,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讓潛心研究的“冷板凳”坐得穩,也讓跨界探索的“冒險家”有舞臺。黨員干部要甘為人才發展的“鋪路石”,甘當人才服務的“貼心人”,既以政策的“陽光雨露”滋養人才,也以文化的“土壤改良”厚植人才,對冒險多一分鼓勵、對探索多一分尊重、對失敗多一分寬容,構建“人人可創新、人人能創新”的良好社會生態,推動各類人才“千帆競發、百舸爭流”,讓人才與資本、技術、知識、數據等要素自由流動、高效耦合,激發創新發展的“乘數效應”。(作者:李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