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賡續紅色血脈、凝聚企業發展動能,第十五期“人文交流與創新發展”高級研修班于3月20日—24日在江西瑞金干部學院正式啟動。來自全國各地的50余名企業家代表齊聚“共和國搖籃”瑞金,開啟為期五天的學習調研。研修班領隊、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中國國際文化交流基金會正心誠意基金管委會主任羅燕在開班時表示,研修班自2021年建黨百年首期開班以來,目前已成功舉辦至第十五期,累計培訓一千余名來自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及民營企業的高素質人才,成效顯著。
開班鑄魂:以史為鑒汲取治企智慧
江西瑞金干部學院常務副院長朱榮蘭,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原秘書長、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副會長許紅海,國務院國資委規劃局原局長鄧志雄,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一巡劉建華,湖南省委統戰部原副部長朱振基,中國國際文化交流基金會正心誠意基金管委會主任羅燕為學員參加開班儀式。
開班儀式上,江西瑞金干部學院常務副院長朱榮蘭表示:“蘇區時期黨在極端困境中堅定信念、艱苦奮斗的實踐,對現代企業治理具有深刻啟示。”首日課程聚焦蘇區精神與廉政建設,江西瑞金干部學院教師李明勝通過專題課,以“窯洞對”“興國調查”等經典案例,為企業跳出周期律與廉潔文化建設提供歷史參照找到新路。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原秘書長、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副會長許紅海指出,作為全球唯一以國家形態綿延五千年的文明體系,在人工智能與量子計算加速發展的新階段,中華文明特有的系統思維與價值觀為世界提供可持續發展智慧。當代中國企業正在完成從“文化借用”到“文化賦能”的質變。國務院國資委規劃局原局長鄧志雄在《中國式復合資本市場探索與實踐》課程中,結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系統闡述了中國式復合資本市場,結合產權市場的全程服務與股票市場的重點突破,提升資源配置效率,推動高質量發展,圍繞企業生命周期與資本市場服務的關系進行了深入剖析。中華傳統法律文化中“以和為貴”“誠信為本”等理念,在當代商事糾紛化解中仍具重要價值,實現“情理法”的有機統一。來自湖南省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超和大家分享專題《尋根溯源悟初心: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機遇與路徑》通過多角度的解析以及具體案例,深入分析了新發展格局下民營企業所面臨的戰略機遇與轉型路徑。
破局與覺醒:從瑞金到古田的思想躍遷
為深化黨史學習教育,厚植家國情懷,研修班學員通過實地參觀革命舊址、緬懷革命先烈、聆聽紅色故事,感悟百年黨史的信仰偉力,汲取奮進新征程的精神力量。
在葉坪紅軍廣場敬獻花籃,集體重溫入黨誓詞,《人民共和國從這里走來》微黨課以全息影像重現場景,讓企業家直觀感受初創政權“精兵簡政、高效決策”的治理智慧;沙洲壩紅井旁探討企業社會責任,夜制紅軍餐體悟逆境突圍精神;轉赴古田會議舊址,在“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發源地探討組織力建設。
來自東莞理工學院二級教授王曉季表示:“作為第15期研修班班長,此次瑞金之行既是一次叩問初心的精神長征,更是一場教育工作者的覺醒,需在變局中保持清醒行動力,將紅色智慧轉化為高效學習的創新火種。”得利鐘表有限公司總經理劉仁總結說:“作為港資企業,此次學習之旅不僅是知識和智慧的提升,更帶來了信念和意志的升華。能將傳統的信念、紅色基因帶回企業,堅定信念。讓企業家在當下面臨內外壓力時,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初心,把企業做好,為建設祖國貢獻一份力量。”
對話青春:跨越百年的精神共鳴
來自北京的大學生代表黃子杰和王子端分享心得體會時說道,“在紅軍烈士紀念塔前,我們了解到當年參加革命的紅軍戰士平均年齡僅22歲,這與我們大學生的年齡相仿。這種發現讓我們陷入沉思:同樣年輕的他們,如何在缺衣少食的困境中堅守信仰?這種對比讓我們重新定義了‘青春’的含義——不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而是將個人命運與國家需要相連的勇氣。”
第十五期“人文交流與創新發展”高級研修班在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氣氛中完成學習任務。國務院國資委原監事會主席、中國電力設備管理協會會長劉順達出席結業式并作總結發言。
將軍故里憶崢嶸:人民兵工精神與革命奉獻
應江西省興國縣委、縣政府邀請,學員們赴縣委黨校開展紅色教育調研學習活動。中共興國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孟錢在座談會上深情介紹,興國是中國著名的蘇區模范縣和將軍縣,是紅色革命的沃土。毛澤東、朱德、周恩來、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此戰斗和生活,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其中,人民兵工廠是蘇區最早的軍工基地之一,目前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中國兵器黨校教育基地、國防科技工業軍工文化教育基地。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人民兵工事業得到空前的發展,先后孕育了我國核、航天、航空、船舶、電子等新興國防科技工業。進入新的時代,人民兵工在現代化國防工業發展建設中發揮著更加積極而重要的作用。
學習現場,興國縣委黨校教師范穎以客家山歌《蘇區干部好作風》開場,嘹亮的歌聲瞬間點燃了學員們的熱情。隨后,她動情講述了“馬前托孤”“等著你”等感人至深的紅色故事,學員們無不動容,潸然淚下,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輩的堅定信念和無私奉獻精神。
在縣革命烈士陵園及蘇區將軍紀念館學員們敬獻鮮花深切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春日的興國,杜鵑花開遍山野,如同先烈們守望的目光,見證著這片紅土地上的新奮斗。
調研學習不僅讓學員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革命精神的內涵,也為他們今后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注入了新的動能。通過這次學習,企業家們更加堅定了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初心使命的信念,紛紛表示將在新時代的發展中貢獻自己的力量。(梁煒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