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河南省28條重點產業鏈之一,新型電力裝備產業鏈迎來重大發展機遇。2025年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開展先進制造業集群提升行動,支持新型電力裝備、現代食品等產業爭創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此前出臺的《河南省重大技術裝備攻堅方案(2023—2025年)》也對全省新型電力裝備產業作出明確部署。
從產業鏈到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新型電力裝備被寄予如此“厚望”,與其基礎雄厚、產業鏈條完備、上下游企業管理規范、行業健康發展密不可分。在如今的河南,新型電力裝備民營企業將守法合規經營融入管理理念,以誠信納稅擦亮企業信用招牌。
稅務合規,老板是第一責任人
河南永光電力科技有限公司是以從事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為主的電力裝備企業,曾因忽視稅務管理,接連收到3次風險預警,公司對其中一次低風險提示未及時處理,最終不僅補繳了稅款,還繳納了滯納金,導致生產線升級資金出現缺口。此后,企業負責人周憲甫更加認識到,絕不能忽視稅務風險的重要性。
稅務合規不僅是企業穩健經營的重要保障,更是關系到企業長遠發展的重大問題,怎么重視都不為過。周憲甫介紹,電力裝備制造行業下游客戶主要是國家電網等大型國有企業,其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和安全性直接關系到國家電網的運營穩定和國家能源安全。這些大型企業對于供應商的財務和稅務管理要求極高,在選擇供應商過程中,將納稅信用情況和稅法遵從能力作為重要衡量標準,并在交易過程中進行盡職調查,核實對方是否具有開展正常業務必要的生產能力等。一旦發現供應商有稅務風險,會立即從采購名單中剔除。
周憲甫說,為規范企業稅務管理,永光電力打造了一套高效、精細、規范的稅務管理體系,分為戰略規劃、操作執行和監督評估三個層面,合同簽訂、資金結算、發票管理等各環節都被納入稅務風險體系。在戰略規劃層面,企業高管根據整體戰略和業務發展規劃,制定稅務管理策略和目標;在操作執行層面,設立稅務管理部門,統一負責稅務規劃、申報、核算等各項工作,確保各項稅務事務的準確性和合規性;在監督評估層面,企業定期對稅務管理工作進行評估和審計,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改進。這種統一管理模式有助于確保企業在稅務管理上的政策一致性和操作規范性,避免因分散管理出現風險。
同時,企業還建立了相應的發票管理制度,業務人員初審票面信息、稅務專員復核業務真實性、財務高管抽檢異常憑證。憑借該制度,永光電力近年來未發生過任何涉稅違規違法行為,連續兩年獲評A級納稅信用。這也讓他們在產品銷售、市場開拓中更具競爭力。
因地制宜,選擇適合自己的合規方案
在浙江義烏的小商品市場,一家年營收300萬元的玩具廠老板,用一款發票管理App實現了稅務合規;在深圳南山,一家跨國科技巨頭搭建智能稅務系統。在統一的標準與監管框架下,不同類型的企業可以通過差異化路徑達成稅務合規目標。
正如漯河市永安線路器材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培茹在納稅信用授牌儀式上的感言:“合規就像量體裁衣,既要符合統一的規范要求,也要契合企業自身經營特點。”作為一家以從事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為主的小微企業的負責人,張培茹一直秉承“合規經營誠信納稅”的理念,公司已連續多年被評為A級信用納稅企業。
“稅務合規意味著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小微企業面臨成本壓力、專業知識匱乏和應對能力弱等諸多問題。”提起合規經營,張培茹有感而發,“但誠信經營始終是公司安身立命之本和核心競爭力,不能因為資金少就放棄稅務合規,可以從建立最基本的稅務風險管理制度做起。”
永安線路成立之初就建立了稅務合規委員會,制定了詳細的稅務管理手冊,并定期開展培訓,增強企業財務人員合規意識。同時,定期對企業的稅務風險進行識別、評估和控制,及時發現和解決潛在的稅務問題。A級納稅信用成為企業的“無形資產”,讓企業在授信額度、貸款審批等方面都獲得了較大的優勢和便利,市場競爭力穩步提高。
為提升企業稅法遵從度,漯河市稅務部門針對新型電力裝備產業的特點,制定稅務合規指南與操作手冊,為企業提供更加具體、實用的指導,并重點聚焦企業法定代表人和財務負責人,從企業辦稅流程、申報事項、風險提醒等方面提供全方位輔導。
稅企攜手,打造風險防控“安全閥”
在許昌智能繼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企業財務負責人張明正在調取“稅務健康體檢報告”。這份由稅務部門提供的風險預警提示,已成為企業日常合規經營的重要參考。
作為行業內優秀的智能配用電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和新能源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許昌智能憑借規范的稅務管理,已連續6年被評為A級信用納稅企業。
“合規是企業的立身之本,稅務合規作為依法合規經營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企業做大做強的關鍵所在。”張明表示,許昌智能通過建立“三個定期+兩個反饋”機制,即財務團隊定期跟進政策更新、定期培訓財務人員、定期檢查稅務處理,內部審計反饋和外部稅務反饋,實現從業務端到財務端的全流程合規管控,不斷提升企業內控水平,確保每一筆稅款精準申報、及時繳納。憑借優質的納稅信用,許昌智能成為國家電網核心供應商,訂單量也隨之上漲。
目前,許昌擁有電力裝備企業300余家,是全國重要的電力裝備生產基地。電力裝備制造產業鏈較長,其涉稅風險不僅限于財務管理環節,還分布于采購、生產、銷售和研發等各環節。從采購環節來看,電力裝備制造企業面臨的最突出問題,就是從上游供貨商處取得不合規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風險較大。另外,研發費用的歸集,既是財務核算的重點,也是稅務風險防范的難點。
為幫助電力裝備企業合規經營,許昌市稅務部門堅持在前期輔導上用心、在后續管理上用力。如在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方面,針對企業發生研發活動但留存備查資料歸集不準確導致應享未享的情況,稅務人員梳理并向企業發送從研發立項到申報享受全程指引,為納稅人提供清晰的“工具書”,不僅幫助企業防范涉稅風險,還通過稅費優惠推動企業增加研發投入。
圍繞加強后續管理,許昌市稅務部門采用屬地管理和提級管理相結合的方式,對電力裝備制造企業享受優惠事項是否符合政策規定及留存備查資料的真實性、合法性等事項進行合規性核查,梳理出企業科技人員占比、研究開發費用占比、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等7大類內容,加強精細化管理,助力企業合規發展。
張明介紹,在稅務部門指導下,許昌智能創新建立“三環嵌套”管理架構:財務部門牽頭成立稅務合規中心,生產部門設置稅務聯絡崗,研發中心嵌入稅務合規模塊。“2024年我們運用這個架構,提前規避了研發費用歸集不當等風險。現在每月可節省辦稅時間46小時。公司近年累計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3011萬元。”張明說。(河南省稅務局 胡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