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要構建更有效力的國際傳播體系,加快構建多渠道、立體式對外傳播格局,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華電)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在企業國際形象塑造上,堅持傳播“奉獻清潔能源、創造美好生活”的企業使命,弘揚華電奮進文化精神,講述中國華電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企業故事,宣傳中國華電境內外項目新舉措,不斷書寫中國華電海外發展新篇章,在積極回應國際關切的同時,將綠色清潔、活力先進的中國企業和中國華電形象呈現給世界。
強化視覺美學體驗,勾勒新質生產力發展美卷。中國華電積極提升國際傳播效能,創新表達形式,活用新媒體語言,把握短視頻發展趨勢,以視覺體驗傳播綠色發展成效,策劃制作大量通俗化、本土化、年輕化的短視頻作品,多角度、多層次、多渠道呈現科技華電、創新華電、綠色華電。
在中國華電自媒體平臺策劃推出《和華小電一起60秒看華電》系列視頻,追蹤受眾關注焦點,捕捉海外受眾情緒,從天空俯瞰中國華電海內外亮點項目美景,使海外觀眾體驗到一場視覺盛宴,直接感受到中國華電清潔能源的魅力。系列視頻在國外社交平臺獲得近百萬閱讀量、近20萬的互動量。《華電酷科技》系列短視頻以特效大片式視覺效果,挖掘中國華電四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背后的故事,沉浸式帶領受眾領略海上風電的壯闊風光,走進金沙江峽谷拉哇水電站大壩填筑現場,跟隨科研人員走進不同的風電場,共同經歷燃煤電廠科研人員攻堅克難的晝夜。這組系列視頻在國外青年之間引發強烈反響,通過身臨其境的硬核科技展示,華電科技創新形象躍然眼前。制作“新質華電”系列海報,以精美的可視化數字海報直觀呈現華電抽水蓄能、虛擬電廠、海上風電項目等成果,展現中國華電新質生產力促進高質量發展成就。推出“中國華電綠能行動”系列海報,將中國華電海內外項目大美風光與節能降碳實際成效結合,將每年減少碳排放數量換算成植樹造林,與全球網友共植廣袤綠能“森林”,引起千萬網友強烈好奇心。中國華電所屬印尼巴厘島電廠,聯合印尼當地環保機構及國內科研機構,開展珊瑚研究、培育、移植等一系列環保舉措。中國華電以此推出微電影作品《珊瑚總動員》,以游戲闖關為創意,全景式生動再現了巴厘島電廠的建設者們在海底投放珊瑚幼苗、幫助提升珊瑚覆蓋率和珊瑚物種數的工作場景,彰顯了中國華電積極承擔海外社會責任、主動履職盡責的良好形象。
完善傳播矩陣,匯聚多方聲音講好企業故事。近年來,中國華電積極整合各種傳播資源,形成傳播矩陣,以海外受眾能夠感知、易于觸達的方式,擴大海外傳播音量。常態化聯絡境外媒體、外籍博主、海外高校、智庫,構建立體化、多元化國際媒體渠道,與以印尼、越南為代表的20余家東南亞國家主流媒體形成良性互動,與130余家全球各國媒體保持積極溝通,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大力提升國際傳播能力。2024年1月,中國華電攜手中國外文局、外交學院、印度尼西亞總統大學、亞太智庫主辦“促進民心相通 共建美好家園”對話會暨中國—東盟合作十大新聞發布活動,相關報道通過164家媒體平臺廣泛傳播,為中國華電海外新形象的塑造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中國華電圍繞海外履責、品牌發展等企業故事,把自己想講的和受眾想聽的結合起來,把典型項目轉化為便于記憶的文化符號進行有效觸達。貫徹海外履責理念,關注各利益相關群體價值訴求,圍繞環境保護、公司治理、質量安全、勞工權益等重要議題建立常態化溝通對話機制,鼓勵當地團體和民眾參與企業社會責任計劃。廣泛開展與當地智庫機構、科研機構、高校、社會組織的合作交流,豐富合作形式,以課題研究、研討會、沙龍等形式,擴大知名度,提高影響力。2024年,中國華電開展第八屆全球公眾開放日,所屬150余家企業在全球57座城市同日開放,累計邀請社區居民、學生、媒體代表、政府官員2萬余人次入廠參觀,線上累計觀看人數超百萬,活動傳播覆蓋影響人數破億。公司多家單位結合世界環境日主題,講好企業在助力國家“雙碳”目標、全面落實生態環保要求、著力加快綠色低碳發展的故事,讓社會公眾充分了解中國華電在推動綠色轉型、壯大新興產業、加快清潔能源發展等方面所作的積極努力,進一步提高社會各界對華電環保形象的認可。
此外,中國華電在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技術應用上發力,綜合運用AI繪圖技術、AI視頻生成技術等,制作推出系列融媒體產品。2024年以來,共制作推出“AI我華電”“華電工業遺產”“詩話華電”等30余個系列原創融媒體產品。積極探索原創內容品牌化,重點打造“華電體驗官”“華電文物會說話”兩個系列品牌IP產品,深入新疆、西藏、貴州、云南等區域,以及海外印尼、越南等項目一線,始終將鏡頭聚焦一線、記錄一線,全力打造“高品質、大流量、好口碑”優質爆款產品,放大聲量、“破圈”傳播,目前兩個系列共在海內外播放視頻21期,全網播放量超1000萬。
為了保證矩陣式傳播落實落地,中國華電把國際傳播能力體系建設納入企業改革發展工作大局,創新管理方法、厘清權責邊界、完善工作機制,不斷提升專業水準。首先是發揮好企業負責人、新聞發言人、國際傳播部門、駐外員工四大傳播主體作用,形成傳播合力;不斷加大員工跨文化溝通培訓力度,科學設計培訓體系、培訓課程、教材手冊等,使外派管理人員不僅要外語過關,更應對所在國文化特點有深刻認知和理解,對文化沖突的潛在風險有足夠防范意識和應對技巧。
培養企業形象代言人,提升國際傳播效能。中國華電在國際傳播中始終秉承將“做”和“說”結合,將“自己講”和“別人講”結合,多角度、多視野、多渠道發聲,在打造國際媒體“朋友圈”的同時,也培育了以企業虛擬卡通形象“華小電”、外籍員工為代表的形象代言人,講述中國華電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煥新、以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積極舉措。
企業形象代言人“華小電”,有著圓滾滾、軟萌萌的外表和強大的“內芯”。標志性的華電藍色外表,代表了自然與科技和諧共生,寓意著中國華電“奉獻清潔能源 創造美好生活”的企業使命。流暢圓潤的線條來自“閃電”符號的變體,在去掉符號中尖銳犀利的部分后,以更為柔和的線條充分提升“華小電”的親和力。打造“華小電”系列衍生形象,結合中國華電主營業務推出發電、煤炭、科工、金融、周年限定五款“華小電”創意形象。同時,為了增強“華小電”豐富的文化內涵,制作“華小電帶你看中國”系列視覺內容產品,“華小電”時而穿上漢服走在燈光璀璨的漢唐宮闕講解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時而手持特色美食置身大美新疆,時而又手持哈達將美好祝愿獻給全世界各族人民。
有了“華小電”的親和力,還需要以“本地人講本地事”增強共鳴感。在海外,外籍員工是合作共贏的參與者,是文化交融實踐者,更是講好中國故事的鮮活“講述者”。以中國華電“一帶一路”能源學院為陣地,培育、選拔一批符合公司理念的企業文化形象代言人。他們是華電海外各個崗位的優秀代表,也是華電品牌文化的踐行者和傳播者,更是企業文化升級煥新的推動者和促進者。隨著工作變動,他們來到世界各地,作為一個個“火種”,將華電文化傳播到更大的國際平臺。中國華電以此為契機,推出《我在巴厘島的一天》《外國小哥看華電》等精品融媒體產品,越南“最美華電洋媳婦”、“愿與華電共成長”的巴基斯坦小哥、“在巴厘島種珊瑚”的芙吉等16位外籍員工,用最接地氣的方式,講述自己與華電的故事、發表對中華文化的認知與見解。
從東南亞熱帶雨林到浪漫奔放的西班牙,從秀麗清冷的伏爾加河畔到熱烈自由的印度洋島嶼,中國華電將繼續用綠色清潔的電能點亮一個個黑夜,用高端裝備和技術服務全球伙伴。華電人將秉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華電奮進文化,持續提升企業知名度和美譽度,積極參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以優秀企業品牌展現良好國家形象,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作者系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品牌與宣傳中心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