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石門鎮人大聚焦“一老一小”工作,以“三張清單”為抓手,通過“網格+代表”深入了解村民的急難愁盼問題,并將問題梳理成清單,以督辦單的形式交給鎮公共服務平臺,定期開展跟蹤督辦,及時反饋辦理進度,不斷助力石門養老服務功能優化提升,讓老年人安享晚年。
一線收集,讓“問題清單”變“滿意清單”
在江山市石門鎮特色養老服務一條街,就餐、理發、理療等服務一應俱全,每天都有很多老年人前來體驗。“退休后,我經常一個人悶在家里。后來聽說養老服務一條街上有理療,還有演出、知識講座,我有空就會去坐坐,還會與街坊們一起下棋、跳廣場舞,心情舒暢多了。”居民洪合香說。
2024年,石門鎮人大深化“網格+代表”模式,組織代表“走家串戶”,面對面詳細了解老年人對養老服務一條街的意見建議,共收集到135條養老相關需求,梳理成問題清單30張。
針對問題清單,組織公共服務中心開展深入調研,統籌規劃集鎮資源,打造以鎮中心兩個宗祠為主陣地,以助餐點、共富工坊、理療店、慈善超市等12個業態為主線的特色養老服務一條街,推出“8+N”養老服務場景,讓老年人從早到晚都能享受到就餐、文娛、康養“一站式”便利服務,不斷提升滿意指數。
數智賦能,讓“需求清單”變“幸福清單”
此前,周冬妹老人的智能手環監測到其摔倒無法起身,她通過一鍵撥打電話功能向清漾村書記、鎮人大代表毛建成求助。毛建成接到電話后,立即趕往老人家里,將老人送往醫院就診。據統計,該鎮先期給100位80歲以上老人及孤寡老人發放了智能手環,建設“鄉村智慧大腦”指揮中心并錄入老人們的健康狀況信息,大數據動態分析、實時共享,消除管理服務的“真空地帶”,讓在外面打拼的子女安心。
過去,農村年輕人大多外出務工,老年人尤其是行動不便的獨居老人就餐是一大難題。石門鎮人大代表針對這一堵點,通過深入調研了解村民急難愁盼問題,將村民對共享食堂的選址、菜品、服務等期盼梳理成需求清單。如今,已經建成的共享食堂里,葷素搭配的菜品不僅營養豐富、色香味俱全,價格也公道,真正成為了老年人的幸福樂園。
借勢借力,讓“督辦清單”變“成果清單”
嶺底村獨居老人林云海沒有固定經濟收入來源,房子曾因年久失修,經常漏雨,而且沒有像樣的衛生間。實施“為你安個家”項目后,整座房子煥然一新。
近年來,石門鎮人大聚焦民生,加大監督力度,積極為低收入戶奔走,助力推動鎮公共服務中心與啟夢公益聯袂,對接安基金為該鎮65戶困難群眾實施“為你安個家”項目,同時借力“光暖萬家”項目幫助46戶困境家庭改善照明環境,切實讓低收入群體對美好生活可感可及。
此外,為了將好事辦好,線上,依托鎮鄰里中心大屏,實時監控16個村(社)共享食堂廚房、餐廳就餐情況;線下,鎮人大積極組織市、鎮兩級人大代表,實地了解共享食堂廚房衛生、菜品,確保食堂在陽光下運行,讓老年人暖胃暖心更安心。(江山市石門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 徐若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