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清遠市英德市將實施“百千萬工程”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舉措,從黨建引領、人才賦能、城鎮建設等多個維度全面發力,在這片土地上描繪出一幅城鄉融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的發展新畫卷。
黨建引領:筑牢思想根基,鍛造中堅力量
英德市以黨建為核心驅動力,筑牢“百千萬工程”的思想根基與人才支撐。在思想建設方面,將“百千萬工程”政策融入“三會一課”和支部主題黨日活動,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基層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在“黨群連心訪萬家”活動中,5547名黨員走訪群眾25萬人次,解決473個急難愁盼問題,切實將理論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發展的實際行動。
黨員干部入戶走訪,為群眾辦實事。
干部是推動發展的中堅力量,英德市在干部選拔任用和培養上精準施策。制定干部考察識別舉措,對在“百千萬工程”中表現突出的干部優先推薦使用。實施多項干部培養工程,如“靶向選任工程”優化領導班子結構,讓合適的人在合適的崗位發揮最大效能;“職級干部一線攻堅工程”激發職級干部活力;年輕干部“雙向培養鍛煉”為發展儲備新生力量。同時,通過“專業賦能精準滴灌工程”舉辦各類培訓班,提升干部專業化能力,其中,2024年“百千萬工程”干部能力提升班吸引1417人次參與。
人才驅動:助力產業騰飛,點燃創業引擎
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英德市依托重點人才項目,為產業人才的培育營造了良好的環境。英德市高性能復合材料產業英才集聚項目成功入選廣東省“揚帆計劃”,每年獲得200萬元的資金支持,吸引和培養了大量高端人才,有力推動了企業的創新發展。“英德市制造業技能‘工匠’培育孵化工程”入選清遠“起航計劃”,累計培育3602名技能人才,推動構建了完善的技能人才培養體系,為制造業的蓬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人力支撐。
工業園區廣德產業園全景圖。
為吸引人才返鄉創業,英德市搭建了“一站一地一園”綜合性人才服務平臺,已成功孵化82個項目,帶動就業人數超過600人。深入實施大學生“雁歸計劃”,舉辦116場活動,吸引2.2萬名大學生參與其中,1306名青年人才受感召返鄉就業創業。此外,實施“英才計劃”引進事業單位緊缺專業人才,并加強與各方人才團隊的對接與合作,推動各類資源向“百千萬工程”匯聚。
“雁歸”大學生活動之青年人才實踐集市活動現場。
城鎮煥新:樹立典型標桿,提升城鄉風貌
浛洸鎮是廣東省“百千萬工程”第二批典型培育鎮,作為英德市推進“百千萬工程”的典型代表,在城鄉建設方面成績突出。在典型鎮培育工作中,浛洸鎮黨委充分發揮領導作用,全面落實“三重一大”工作制度,鎮“百千萬工程”指揮部及六大專班有效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職能。立足鎮域實際,制定《浛洸鎮“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2024年重點工作(項目)表》,明確重點項目和任務目標。
在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浛洸鎮全力推進“七個一”重點項目建設,完成了外立面提升、農貿市場改造等多項工程。同時,開展了30余輪次的“六亂”整治行動,廣泛發動3960名群眾參與,籌集資金1.3億元用于人居環境提升工作。此外,積極創建省園林城鎮,新增綠化面積16436.48平方米,多項綠化指標達到較高標準,顯著提升了城鎮的宜居性。
在鄉村全面振興進程中,魚咀、白米莊、張陂等典型村發揮示范作用。魚咀村完成集體資產股權量化,打造鄉村旅游及蝦稻共養基地;白米莊村整合耕地進行產業轉型,帶動村集體增收;張陂村引入農業企業,形成訂單式產業鏈條,“媽媽崗”幫助村民增收并帶動就業。
浛洸鎮和美鄉村圖景。
未來,英德市將堅持黨建引領,聚焦產業發展,深化城鎮建設,培育更多典型鎮村,持續推動城鄉區域高質量協調發展,打造縣域發展的英德樣板。(譚軒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