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25日召開的中央企業“人工智能+”媒體通氣會上獲悉,近年來,國務院國資委持續深化中央企業“人工智能+”專項行動,著力提升中央企業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競爭力。截至目前,中央企業在工業制造、能源電力、智能網聯汽車等重點行業布局應用人工智能,科研、生產、客服等方面降本增效明顯。
國務院國資委積極推進中央企業人工智能應用場景落地,引導中央企業主動向社會開放應用場景,通過搭建合作平臺、加大采購力度等方式,強化央企與龍頭民企及地方政府合作,初步落地一批高價值場景。例如,國家電網的“光明”大模型,為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新能源消納、供電服務提供“超級大腦”;中國石油“昆侖”大模型,落地油氣勘探開發、裝備工程設計等場景。據了解,目前央企已打造了“息壤”“云驍”“慧聚”等算力平臺,面向社會開放公益性算力基礎服務。
與此同時,中央企業穩步推進數據共建,聯合各方共同研討數據標準、探索數據有序開放,在交通物流、金融服務、綠色低碳、工業制造、石油石化等重點行業匯聚了一批高質量數據集,參與多個數據標注基地建設,投資參股一批專精特新數據企業,初步形成一批行業領先的標準化產品。
國務院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中央企業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將進一步提速加力,在戰略性高價值場景挖掘、數據共享利用、協同合力等方面進一步增強競爭優勢。國務院國資委將繼續深化“人工智能+”專項行動,更加突出應用領航,強化深度賦能,瞄準戰略意義強、經濟收益高、民生關聯緊的場景,強化行業協同、擴大開放合作、加大布局力度,更好服務千行百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