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貴州黎平縣肇興侗寨考察。在村寨的信團鼓樓,習近平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圍坐在火塘邊共話鄉村全面振興。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偉大征程中,廣大黨員干部應當持之以恒、一以貫之地建好建強基層黨組織、選好用好鄉村人才、做大做強鄉村產業,真正讓百姓富、鄉村美、產業興。
建好建強基層黨組織。基層黨組織是實施鄉村全面振興的“主心骨”和“引路人”。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是推進鄉村振興的固本之舉。必須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把群眾組織起來,把力量凝聚起來,推動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一方面,要堅持把建強黨組織作為鄉村全面的關鍵,優化農村基層黨組織設置,通過跨村聯建、村企聯建、村社聯建、融合共建等多種形式,持續推進基層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實現農村基層黨組織向新興領域和工作薄弱環節延伸。另一方面,要加強農村干部隊伍建設,深度挖掘黨員干部之“潛能干勁”,進一步優化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選派管理機制,健全向鄉村振興重點村、軟弱渙散村、集體經濟薄弱村黨組織選派第一書記長效機制,鍛造鄉村振興“生力軍”,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
選好用好鄉村人才。“才者,國之本也。”人才振興是實施鄉村全面振興的必備要素和重要資源。必須在廣納賢士、悉心培育、量才為用中,打造一支既懂農業又愛農村、既善經營又懂管理的鄉村全面振興人才隊伍,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一方面,要深挖鄉愁鄉情這一情感紐帶,用鄉音、鄉味等獨特的文化元素留住本土人才,注重培養本土人才,對扎根基層的“種養殖能手”“能工巧匠”“民間藝人”建檔立卡、登記造冊,建立本土人才數據庫,引導他們發揮自身特長,充分利用自身技能、管理等優勢,鼓勵和引導他們在這片熟悉的土地上,成為鄉村振興的“領頭雁”。另一方面,要突破地域局限,加強人才培育與引進,主動破除各項束縛發揮的條條框框,通過制定優惠政策,搭建創業平臺,激發大學生、退役軍人、企業家等群體返鄉創業的“內生動力”,切實把人才優勢轉化為鄉村發展優勢。
做大做強鄉村產業。產業興旺,農民收入方可穩定攀升,農村經濟方能蓬勃興起。必須立足產業振興的戰略高度,結合本地獨特的資源稟賦,加強產業規劃與引導,明確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著重于產業的多元化布局、特色化打造、品牌化塑造,因勢利導地培育特色產業。一方面,需因地制宜,挖掘鄉村多元價值,或依托自然景觀,借機發展鄉村旅游;或憑借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塑造特色農業品牌要將“閑資源”變為“優資源”,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另一方面,需敢于創新,既要積極引入新興產業,打造“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農業特色品牌,也要創新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分享更多產業鏈增值收益,把富民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讓人民群眾的“錢袋子”鼓起來、生活富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