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風與實干一體兩面、互為表里。對黨員干部而言,重實干、做實功、求實效體現作風要求,而好作風無疑要從實干實踐中錘煉養成。實干多一點,還是少一點,既能比出能力高下,也能看出作風優劣。
“大力選拔政治過硬、敢于擔當、銳意改革、實績突出、清正廉潔的干部,著力解決干部亂作為、不作為、不敢為、不善為問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為選什么樣的好干部,破解哪些作風頑疾,劃出清晰可看的“硬杠杠”。這20字標準既是衡量好干部的重要標尺,也是評價好作風的具體參照,一正一反突顯出重擔當、重實干、重實績的作風導向。
反對空談、強調實干,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作風,是黨和人民事業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法寶。好作風不是口頭上說說,而是從實干中來。新時期縣委書記的榜樣廖俊波擔事不推責、遇事不避難,抓工作“能在現場就不在會場”,以“背石頭上山”的勁頭帶領干部群眾苦干實干,用生命詮釋了什么是“肝膽干事、干凈做人”;“治沙英雄”石光銀,與荒沙斗爭40余年,將茫茫沙海變成“綠色長城”,將幸福生活帶給當地百姓......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敢抓善管急事難事復雜事,實打實辦好為民實事,守住兜牢“針尖”般的小事小節等等,標注的都是實干者的良好作風。
最是實干能致遠。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既要為“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更要為中國式現代化持續注入強勁動能。答好發展“新題目”,寫好改革“大文章”,坐而論道、凌空蹈虛要不得,搞表面文章、花樣翻新要不得,投機取巧、拈輕怕重要不得,盲目蠻干、急功近利要不得,粗枝大葉、馬虎了事要不得,脫離群眾、高高在上更要不得。當前,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正在扎實開展,廣大黨員干部要以此為契機檢身正己、律心律行,心無旁騖地投入到中心工作、深入到基層一線、融入到群眾當中,以實干實績實效展現好作風好形象,推動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行穩致遠。(作者:馬彥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