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作速覽】
范穩的長篇力作《青云梯》以云南高原一百年的交通發展史為背景,從二十世紀初法國殖民者用一列火車撞開中國的南大門,到滇南人民知恥后勇、自強不息,獨立修建中國第一條民營鐵路,再到二十一世紀高鐵高速蜿蜒在南高原的崇山峻嶺,直至在新時代為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打通南亞、東南亞的國際大通道,把鐵路修到了國外,以時間為經,以鐵路為緯,編織出一幅跨越百年、傳承七代的民族奮斗畫卷。
故事開篇于二十世紀初,古老的中國走到民族危亡的歷史關口,而在南部高原,法國殖民者的火車轟鳴而至,滇越鐵路成了吸食中國血液的管道。推翻封建王朝,變法圖存,打破舊觀念,學習新技術,已經成為當時最為緊迫的選擇。在這樣的背景下,以吳廉膺、陳云鶴為代表的滇南人民,在勇敢反抗腐朽的清廷同時,也開始了修建中國第一條民營鐵路的艱難歷程。
小說的審美風格兼具歷史滄桑感與濃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吳家花園的原型為建水朱家花園,有著滇南“大觀園”之稱,這間充滿傳奇與秘密的宅院,既是吳家七代人愛恨情仇故事的發生地,也折射著云南邊地的獨特風光與民俗風情,為小說增添了神秘迷人的色彩,讓讀者領略到邊地文化的別樣魅力。
小說的結構仿若中國太極:主人公吳廉膺身為滇南巨富,性格復雜多面,有勇有謀,在儒、商、政之間周旋,既心懷家國大義,又在亂世中有偏安自保的心思;陳云鶴是開明的傳統士大夫,秉持孔孟之道,又積極學習現代文化,一心實業救國,將畢生心血傾注于民營鐵路建設。他們二人為同榜舉子,大半生相互競爭又相互砥礪,勇武冒進的吳廉膺始終趕不上智性實用的陳云鶴。“青云梯”與“纏枝蓮”是小說中的關鍵意象,青云梯象征鐵路事業蓬勃發展,代表人類不懈奮斗的精神與對未來的美好期許;纏枝蓮則隱喻家族血脈的延續,體現家族文化的傳承。這兩個意象一者以空間承載時間,一者以時間展現空間,巧妙地將個體命運融入家國情懷。
《青云梯》通過描繪云南人民百年鐵路建設歷程,展現了中國人民面對困難不屈不撓、奮勇向前的精神品質。從寸軌到高鐵,從模仿到創新,從追趕到引領,鐵路發展正是中國走向強大的縮影,彰顯中華民族不斷進取、勇于開拓的精神風貌。小說傳達了家國同構的理念,吳陳兩家人物在歷史洪流中,無論出于家族榮譽還是國家發展,都奮力拼搏,他們的故事深刻詮釋了個人命運只有與國家、民族命運相結合,才能找到真正的價值與歸宿的深刻道理。
(作者:劉汀,系《人民文學》編輯)
《光明日報》( 2025年04月02日 14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