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見到名人啦!趙滿意好!”
“哈哈,名人可算不上!希望你們這群年輕人以后都成為陶滿意、張滿意……”
今年年初,在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人民法院立案庭(訴訟服務中心)多元解紛工作培訓會上,新入職的干警們見到傳說中的“趙滿意”,激動不已。
因訴前調解成功率高、當事人滿意率高,江陽區法院老法官趙晉福,被群眾和同事們親切地稱呼為“滿意法官”。近幾年來,“趙滿意”從起初的老法官趙晉福,演變到“趙滿意工作室”,再到如今的江陽區法院“1+3+N”多元解紛體系,“趙滿意”完成了從一個人到一群人的轉變。
趙晉福在訴訟服務大廳開展訴前調解,幫助群眾化解糾紛
“趙滿意”趙晉福:“小案”大滿意
2019年,江陽區法院在訴訟服務中心專門打造了“趙滿意工作室”,由扎根基層法庭多年的老法官趙晉福“坐診”工作室,開展訴前輔導和訴前調解,“問診把脈”幫助當事人選擇適合的解紛方式,力促矛盾糾紛在早期得以化解。
一天,80多歲的張大爺步履蹣跚地來到江陽區法院,要求兒子履行贍養義務。趙晉福在訴服大廳了解情況后,立即與老人的兒子取得聯系。
“咋個可能沒有養他嘛,他工資卡、醫保卡等重要東西經常記不得放哪里,我們就給他收起來了……”
趙晉福溝通后發現,老人的兒子不是不盡贍養義務,而是因老人年事已高,害怕他遺失重要物品而代其保管,老人找不到后,便來法院告他。因兒子在外出差,不能立即前來把工資卡和醫保卡歸還給他,趙晉福給老人耐心解釋,硬是從白天聊到了黑夜,讓老人漸漸明白和理解了個中緣由。
趙晉福辦了太多太多這樣的家常“小案”,面對“人生百態”,面對父老鄉親,總能得心應手地化解矛盾,做到案結事了人和,群眾都稱他為“趙滿意”。
趙晉福記錄下當事人的訴求
2022年8月,十幾名群眾一起來到江陽區法院訴服中心,情緒激動。趙晉福將他們引導到調解室了解情況,原來他們是某酒店的業主代表。119戶業主將自己的房產以返租的方式委托給某酒店運營公司進行統一管理,并簽訂了長期返租合同。合同約定該公司需定期向業主支付租金,并負責房產的日常維護和運營。合同履行過程中,公司因經營不善,連續多月未能按時支付租金而產生糾紛。
此案涉及人數眾多,關系群眾切身利益,趙晉福立馬“問診把脈”,一問“到底如何違約”,二聽“群眾心底真實訴求”,三尋“又好又快解決方法”。
未按時支付租金、財務不透明、未按規定維護酒店設施……趙晉福圍繞這幾個關鍵問題,聯系了公司一方。
“目前公司確實入不敷出,拿不出錢來支付租金,其他就更不用說了……”
“這個結得解,更得活解!有沒有讓雙方共贏的解決方案呢?”
趙晉福積極協調,連同屬地街道等相關同志組成工作組,多方走訪后了解到,原來,一開始業主們因沒得到租金齊聚公司討要,影響了公司的正常經營。
“如果業主能理解一下,我們肯定也會想辦法的,該付就付!”
“沒得到錢肯定著急呀,只是說方法對你們造成了影響!你也要理解嘛!”
“我們還是希望他賺錢,這樣我們租金才有保障嘛!”
“對嘛,所以遇到問題坐下來好好談,萬一可以雙贏呢!”趙晉福和工作組同志在多次“背靠背”做工作后,雙方的氣慢慢消了下來,愿意面對面磋商。
“一是公司先把經營搞起來,業主們也可以出謀劃策,共同探索新的經營模式。二是欠的租金該付就付,業主可不可以給予一定的寬限期,公司分期來支付……”經過五輪協商和談判,雙方最終達成了調解協議。
說起趙晉福的調解技巧,他的法官助理,也是他的徒弟余洋總結了八個字:“不厭其煩、耐心細致”。“趙法官可以和當事人不厭其煩地聊,聊到天荒地老……”余洋打趣地說。
“有的當事人打的就是‘氣官司’,一時咽不下這口氣,你愿意和他聊、聽他說,在聊和說的過程中,他的氣也就消了,這時你再給他說說調解的好處,分析問題所在,講講怎么達成和解,他自然就愿意接受了。”趙晉福這種樸實卻又有效的方法,也讓余洋在工作中,沉得下心,俯得下身。
“趙滿意工作室”:“滿意”再進階
2023年,趙晉福退休了,但“趙滿意”的故事還在延續……
“雖然確實無法修復關系,但大家能和平解決問題,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是比較好的。”
從起訴離婚到和平分手,雖無法挽回婚姻關系,但在“趙滿意工作室”的努力下,蔣某和李某二人就子女撫養、財產分割等達成了一致意見。
蔣某與李某通過自由戀愛結婚,婚后雙方感情一般,后因矛盾不斷累積,蔣某認為和李某的夫妻關系已經名存實亡,向江陽區法院提起離婚訴訟。
升級打造后的“趙滿意工作室”
為從源頭上化解糾紛,江陽區法院訴服中心組織開展訴前調解,“趙滿意工作室”特邀人民調解員向雙方詢問感情現狀,并試圖挽回婚姻。但多番溝通后,蔣某表示關系無法修復,李某也同意協議離婚。調解員遂組織雙方當面調解,經過一番耐心地釋法明理,雙方的心結慢慢打開,心平氣和地對爭議問題進行協商,最終對婚生女的撫養、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達成了一致意見,雙方簽署了調解協議,一方當場履行了19萬元的補償義務。
“夫妻關系和睦是家庭幸福的基石,夫妻感情破裂后選擇解除婚姻關系,不是簡單的兩個人的分開,還涉及財產、利益及子女的撫養問題。對離婚糾紛的妥善化解,是法院化解基層矛盾糾紛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社會的和諧穩定起著重要的作用。”江陽區法院立案庭(訴訟服務中心)庭長姚靜介紹說。
相比對簿公堂,調解離婚有利于緩解雙方當事人的對立情緒,還很有可能找到重歸于好的契機,即使不能和好,也可使當事人通過調解相互理解,充分考慮子女的利益,理性地面對未來的生活。
原來,老法官趙晉福退休后,江陽區法院延續升級“趙滿意工作室”,進一步做優解紛品牌,制定特邀調解工作實施細則,邀請4名人民調解員入駐工作室,開展駐院調解工作,將矛盾抓早抓小,把糾紛止于訴前。2023年以來,訴前化解矛盾糾紛3532件,贏得群眾交口稱贊。
“趙滿意們”獲得群眾錦旗點贊
“1+3+N”:織密多元解紛網
在持續做優一個支點即“趙滿意工作室”的基礎上,江陽區法院大力推進矛盾糾紛聯調聯治,逐漸形成了一套成熟的“1+3+N”高效解紛聯動機制。
強化三方協同,江陽區法院與江陽區委政法委、區司法局會簽《關于委派調解工作實施細則(試行)》,對訴前委派調解的糾紛類別、流程、時限等作了明確規定,試行以來,累計委派糾紛602件,化解217件。
“原本以為要交訴訟費,還要上法庭,賠償款遙遙無期,沒想到這么快就解決了,這下總算有保障了。”看著當場兌付的70余萬元醫療費、殘疾賠償金和后續醫療費,王某(化名)的母親很是感動。
推動N家聯手,江陽區法院全面加強與職能部門、各類專業調解組織的聯動配合,將專業性強的矛盾糾紛委托專業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王某涉及的這起因醫療事故致殘的糾紛,便是多元解紛模式下成功化解在訴前的案例。
江陽區法院高效運行“1+3+N”聯動解紛機制,助力推動醫療致殘糾紛訴前化解
幾年前,王某因突發疾病來到某醫院就醫,經過多次手術和康復治療,最終卻成了植物人。王某家屬與醫方爭議較大,涉及賠償金額巨大,矛盾愈演愈烈。
后來,王某的母親將醫院起訴到江陽區法院,認為醫院在診療過程中不具備治療王某疾病的能力和相應設備,采取的治療方案和護理措施不妥當,且一再拖延轉院的最佳時間,導致王某成為植物人。
“我們了解到,此案涉及殘疾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更需妥善化解糾紛,才有利于王某的后續治療。”江陽區法院訴服中心工作人員考慮到以委派專業調解組織處理此案的模式將大大降低訴訟成本,便積極引導王某家人嘗試多元解紛模式。
根據王某母親的申請,江陽區法院訴服中心組織雙方進行了訴前司法鑒定,鑒定結果顯示,王某為二級傷殘,醫方在診療過程中存在過錯,負有一定責任。在征求雙方意見后,江陽區法院訴服中心通過“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將此案委派至瀘州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進行訴前調解。
“經過多次組織調解,雙方就責任分擔,王某的醫療費、殘疾賠償金、后續醫療費等費用達成了一致意見。”瀘州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負責人劉昇介紹,醫院一方按約定當場履行了賠付義務70余萬元,這起醫療糾紛成功在訴前得以化解。
接下來,“滿意法官”的故事還將繼續,讓人民滿意的司法事業永遠在路上。
(作者:柳杰,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姚靜 康樂,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人民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