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風建設是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徙木立信”的政治魄力、“抓鐵有痕”的堅韌意志,推動八項規定精神落地生根。當前,面對作風建設新形勢新挑戰,唯有以“永遠在路上”的清醒執著,持續深化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方能讓“鐵規矩”鍛造出經得起歷史檢驗、得到群眾認可的干部隊伍。
常學常鑒,以“政治承諾”優化作風生態。中央八項規定不是刻板的“行為準則”,而是映照初心的“莊嚴承諾”。從“輕車簡從”到“厲行節約”,從“精簡會議”到“改進文風”,條條直指“四風”頑疾,處處彰顯“人民至上”的核心理念。面對“指尖上的形式主義”“快遞送禮”等隱形變異“四風”問題,歷史鏡鑒警示我們作風問題稍有松懈就可能死灰復燃,必須通過持續的學習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深刻領悟八項規定是黨對人民的“政治承諾”,是檢驗政治忠誠的“試金石”,更是防范權力異化的“防火墻”。
常查常糾,以“政治體檢”找準作風病灶。要以刀刃向內的態度深入開展“政治體檢”,對標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全面查找作風問題。通過“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等載體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本著對自己、對同志、對組織負責的態度,坦誠相見、直面問題,及時發現并糾正作風上的“亞健康”狀態,共同建立作風健康檔案。同時,要樹牢“人民閱卷”意識,既要深入基層開展蹲點調研,把田間地頭當作風考場,又要暢通群眾訴求渠道,把群眾呼聲轉化為整改清單,讓問題病灶無處遁形,為整改落實提供精準靶向。
常抓常新,以“政治擔當”推動作風建設。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需以“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清醒,在守正創新中激濁揚清。要構建“全周期管理”機制,將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嵌入干部“選育管用”全過程,形成“查處—警示—糾偏—固本”的閉環體系,堅決防止作風問題反彈回潮。同時,要結合新時代新要求,不斷創新作風建設的方式方法,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手段,探索建立“作風信用積分系統”,推動作風建設從“制度約束”升華為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價值認同”。
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是浸潤日常的“政治基因”,我們要以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為“燈塔”,照亮作風建設的長征路,在為民服務中校準航向,讓清風正氣成為黨員干部最鮮明的精神底色。
(作者:王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