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工作,就意識形態領域許多方向性、戰略性問題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我國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發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當前,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給我國意識形態安全帶來了嚴峻挑戰。應堅持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走好新時代網上群眾路線,堅持依法依規治網,有效維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推進網絡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關鍵詞】網絡意識形態 意識形態安全 網絡空間
【中圖分類號】D64 【文獻標識碼】A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工作,深刻洞察時代發展趨勢,準確把握網絡社會發展的新動向與新特點,就意識形態領域許多方向性、戰略性問題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在信息時代,互聯網已成為人們獲取信息、互動交流的重要途徑?;ヂ摼W作為意識形態傳播的重要載體,其強大的傳播能力和廣泛的覆蓋面,成為意識形態斗爭的主戰場、主陣地、最前沿。各種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在網絡空間匯聚、交鋒、碰撞,網絡輿論環境復雜多變,給我國意識形態安全帶來了嚴峻挑戰。
網絡意識形態安全事關國家長治久安和黨的長期執政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當前,網絡空間已成為人們生產生活的新空間,營造良好的網絡空間生態,關乎每一位網民的切身利益。
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在數字化時代,網絡空間與現實空間緊密融合、相互影響,是重要的“虛擬疆域”。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網絡安全面臨諸多挑戰,其影響范圍已突破傳統領域,向經濟社會各層面延伸。尤其是在意識形態領域,網絡空間已成為不同文化和價值觀念交流交融交鋒的新陣地,這種態勢不僅直接關系到國家文化安全,更對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產生重要影響。網絡意識形態領域的風險具有傳導性和擴散性特征,可能引發連鎖反應,進而影響網絡空間與現實空間的總體穩定。網絡空間具有虛擬性、開放性、交互性等突出特性,容易引發意識形態風險。維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既是維護我國意識形態安全的內在要求,也是筑牢國家安全防線的必然要求。必須清醒認識到,網絡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具有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需要從戰略高度加以重視,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應對。
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工作事關黨的長期執政。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掌控網絡意識形態主導權,就是守護國家的主權和政權。” 在當前復雜嚴峻的國際形勢下,網絡空間已成為意識形態斗爭的主戰場,其安全態勢直接關系到黨的長期執政。一些西方敵對勢力通過互聯網平臺,采取多樣化、隱蔽化的方式對我國進行意識形態滲透,嚴重威脅我國網絡意識形態安全。這些勢力利用網絡傳播速度快、覆蓋范圍廣、隱蔽性強等特點,通過社交媒體、網絡論壇、視頻平臺等多渠道散布虛假信息,企圖破壞社會穩定。不僅影響我國網絡空間治理秩序,更對意識形態安全構成嚴峻挑戰。因此,要精準識別、防范化解網絡意識形態風險。
維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基本原則
堅持黨性與人民性相統一的原則。黨性和人民性從來都是一致的、統一的。堅持黨性的核心就是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站穩政治立場;堅持人民性的核心就是站在人民的立場上分析問題、解決矛盾。堅持二者的有機統一,要求我們在網絡空間積極回應人民群眾關心關切,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網絡安全的新需求新期待。通過打造高質量的網絡文化產品,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世界;著力整治網絡亂象,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讓人民群眾在網絡生活中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實際工作中,要把黨的主張、國家意志、人民意愿緊密融合在一起,用黨的創新理論教育人民,以人民的實踐經驗豐富黨的創新理論。
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是宣傳思想工作必須遵循的重要方針。”“團結”的本質在于暢通民意渠道、整合民意訴求,通過有效的溝通與協調,廣泛凝聚思想共識,形成全國上下團結一心、共謀發展的強大合力。“穩定”的核心要義在于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鼓勁”的關鍵在于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活力,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形成人人參與、奮發有為的良好社會氛圍。
堅持依法治理與道德引導相結合。網絡意識形態工作是意識形態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對復雜的網絡環境,單一依靠法律手段或道德約束難以取得理想效果,必須堅持依法治理與道德引導相結合,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網絡意識形態安全防護體系。一方面,依法治理是維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根本保障。要加快完善網絡空間法律法規,明確網絡行為邊界,為網絡空間治理提供法律依據。另一方面,道德引導是維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內在支撐。要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充分發揮主流媒體輿論引導作用,傳播正能量,增強網民的價值判斷力和道德責任感。
維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目標任務
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在網絡時代,數據信息以指數級的規模生成和傳播。越是復雜嚴峻的網絡形勢,越需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第一,高揚黨的理想信念旗幟。面對各種價值觀、意識形態的沖擊,要牢牢堅守馬克思主義理論陣地。在舉旗定向這一根本問題上,始終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堅定,堅定不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第二,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網絡空間中,既要充分尊重學術探索的開放性與多元性,鼓勵以嚴謹的態度深入研究政策的科學性與可行性;也要明確政治問題具有嚴肅性與方向性,絕不能將政治問題與學術問題混為一談。應堅定政治立場,從維護國家利益、人民福祉出發,筑牢網絡意識形態安全防線。
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廣大黨員干部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強化問題導向,在破解發展難題中凝聚共識、匯聚力量。宣傳工作要立足新發展階段,針對當下的新情況、新形勢和新問題,作出及時有效的應對策略,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要積極探索理論傳播方式,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更加深入人心。要著力強化宣傳思想工作的引領作用,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治理各環節,使其內化為人民群眾的價值追求,外化為日常生活的自覺實踐。要全方位、多角度地開展工作,通過加強宣傳教育,以新穎的傳播方式和宣傳內容引導人民群眾堅定理想信念,筑牢意識形態安全防線。針對網絡空間的各種錯誤觀點,要建立科學有效的預警防控機制。
切實維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
針對當前我國網絡意識形態領域面臨的各種風險挑戰,要從具體實際出發,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路徑。
堅持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過不了互聯網這一關,就過不了長期執政這一關。”要堅持發揚斗爭精神,旗幟鮮明反對和抵制各種錯誤觀點。牢牢掌握黨對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堅定的斗爭意志,在重大問題上敢于亮劍、善于發聲,堅決有效防范化解意識形態風險,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保障。其一,強化思想引領。要積極利用網絡平臺,以生動鮮活的形式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宣傳,如制作系列短視頻解讀新思想新理論,讓大眾易于理解和接受。其二,不斷提升網絡治理能力。要善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實時監測網絡輿情,及時發現和處理不良網絡信息。其三,壯大主流思想輿論。要建設具有強大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及時發布權威信息,回應社會關切,牢牢掌握信息化條件下輿論主導權。
走好新時代網上群眾路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要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在信息化時代,網絡已成為民意表達的重要渠道和思想交匯的主要平臺。加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入基層一線傾聽群眾呼聲,準確把握群眾訴求,廣泛吸納黨員干部的意見建議。各級領導干部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建立健全網絡輿情監測研判機制,精準捕捉社情民意,及時回應群眾關切,充分發揮網絡平臺的橋梁紐帶作用。面對新形勢新情況,廣大黨員干部要善于將加強意識形態建設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增強意識形態工作的實效性。要創新互聯網時代群眾工作機制,深入開展網絡調研,著力推動新時代網上群眾路線走深走實。要及時解決實際問題并建立反饋機制,確保信息傳遞的暢通無阻,讓群眾的聲音能夠及時被聽見,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精準傳達給人民群眾。
堅持依法依規治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依法治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讓互聯網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網絡空間并非法外之地,依法依規治網是維護網絡秩序的基石。要建立健全網絡執法機制,依法打擊網絡違法行為,推動依法治網常態化運行。構建網絡空間治理體系,要從制度建設和實踐創新兩個維度同步推進。通過科學立法填補監管空白,同時強化執法效能,建立多層次風險防控機制。當前,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網絡意識形態領域新型違法行為層出不窮。這就要求我們密切關注網絡違法違規行為新動向,及時完善相關法律制度,為構建清朗網絡空間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網絡法治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協同發力。要不斷完善網絡法律體系,強化執法監管,提升全社會網絡法治意識和素養,有效維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從而推進網絡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作者分別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骨干人才計劃博士研究生;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研究員)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
②《習近平關于網絡強國論述摘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年。
③習近平:《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年。
④《習近平關于總體國家安全觀論述摘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
⑤朱繼東:《新時代黨的意識形態思想》,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
⑥李艷艷:《習近平關于網絡意識形態工作重要論述的邏輯探析》,《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2年第5期。
⑦石云霞:《習近平關于新時代意識形態重要論述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2022年第8期。
⑧侯劭勛:《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結構、風險及其防范》,《思想理論教育》,2023年第4期。
責編/銀冰瑤 美編/陳媛媛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