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是意識形態斗爭的前沿陣地,是凝聚社會共識的重要平臺。年輕干部作為新時代的“生力軍”,更需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在互聯網輿論場中校準“定盤星”、架好“連心橋”、錘煉“金剛鉆”,讓理性聲音引領思潮,讓正能量充盈網絡空間。
校準“定盤星”,把牢政治方向“第一關”。在互聯網的“眾聲喧嘩”中,年輕干部必須始終站穩政治立場。面對“低級紅”“高級黑”等錯誤思潮,要善于從政治上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如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青年干部聯合社區團組織,主動將理論宣講與互聯網傳播手段結合以《覺醒年代》影視片段導學、社區青年實踐案例剖析等“小故事”為載體,制作短視頻在政務新媒體平臺傳播,生動闡釋“青年強則國家強”內涵。實踐證明,只有以黨的創新理論為“綱”,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魂”,才能讓網絡發聲既有“言值”更有“研值”。
架好“連心橋”,站穩人民立場“基準線”。網絡空間是踐行群眾路線的新場域。年輕干部要學會“鍵對鍵”與“面對面”相結合,既在“云端”傾聽民聲,更在“地上”解決民憂。如黑龍江樺南縣紅歷村“90后”駐村第一書記徐劍豪,在抖音開設助農直播間,放下身段,用自己擅長的舞蹈吸引流量,為滯銷農產品打開銷路,贏得網民點贊。這啟示我們:發聲不是“自說自話”,而是要把“群眾所盼”變成“我們所干”,善于利用互聯網解民憂,也要努力使互聯網成為密切黨群關系的“數字紐帶”。
錘煉“金剛鉆”,鍛造斗爭本領“硬功夫”。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年輕干部要練就“亂云飛渡仍從容”的硬核本領。當突發事件引發輿情漩渦時,需第一時間“亮劍”而不“失語”,用權威信息破除謠言;當歷史虛無主義借“碎片化傳播”沉渣泛起時,要用史實鐵證正本清源。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年輕干部在互聯網上正確發聲,本質是新時代群眾工作的創新實踐。唯有以“風雨不動安如山”的政治定力鑄魂,以“一枝一葉總關情”的為民情懷扎根,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斗爭精神礪劍,方能在波濤洶涌的輿論浪潮中把準航向,讓黨的主張成為網絡空間最強音,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凝聚起磅礴的“網動力”。
(中共東陽市委組織部 吳健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