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浙江省56個市(區)城市能級的測評及排名
重要發現: ·在浙江省56個市轄區、縣級市能級評價中,綜合得分位居前十的依次為濱江區、余杭區、北侖區、蕭山區、上城區、鄞州區、西湖區、海曙區、下城區、慈溪市,且十地均位于杭州或寧波。 ·五個一級指標的區域分布差異明顯,各項前五名主要集中在杭州、寧波、嘉興等地。其中,在影響力指標上,余杭區、蕭山區、鄞州區、北侖區、義烏市位列前五;在競爭力指標上,濱江區位居第一...
重要發現: ·在浙江省56個市轄區、縣級市能級評價中,綜合得分位居前十的依次為濱江區、余杭區、北侖區、蕭山區、上城區、鄞州區、西湖區、海曙區、下城區、慈溪市,且十地均位于杭州或寧波。 ·五個一級指標的區域分布差異明顯,各項前五名主要集中在杭州、寧波、嘉興等地。其中,在影響力指標上,余杭區、蕭山區、鄞州區、北侖區、義烏市位列前五;在競爭力指標上,濱江區位居第一...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礎,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是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加強基層治理。4月17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六保”,將“保基層運轉”與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等放在一起,充分體現出基層治理對于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的重要意義。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暴露出治理體系的短板和弱項,尤其是城鄉基層治理...
摘 要: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之基礎,基層治理現代化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內容。鑒于基層社會的復雜性,基層治理的有效性需要建立在對其特有定位的充分認知上。當前,對基層治理的認知誤區主要體現在宏觀目標、屬地管理與人員定位等三方面。認知的誤區以及所導致的相關任務、制度空轉,是提升基層治理有效性要處理好的關鍵問題。 關鍵詞:基層治理 基層治理誤區 治理現代化 治理有效...
摘 要:治國安邦重在基層,提高治理現代化水平,推進治理創新走深走實、行穩致遠,重點在基層,難點也在基層。從政府“管理”到“治理”,從“控制”到“服務”,“中國之治”旨在通過提升基層治理效能來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新期待。邁向新時代良法善治、實現基層治理現代化,需要統籌推進基層治理體系現代化、基層治理指標現代化、基層治理技術現代化、基層治理能力現代化。 關...
摘 要: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是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切入點,其基本目標是實現市域范圍內社會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因此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指標體系要兼顧秩序與活力兩大維度。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重點是實現五方面作用的聯動共振:加強頂層設計,發揮政治引領作用;加強重點領域法律立改廢工作,發揮法治保障作用;提煉傳統德治內核,發揮德治教化作用;發揮群團組織作用,發揮...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考驗了基層社會治理能力,也對基層社會治理提出了很多新的挑戰。反思抗疫過程,我國基層社會治理應從原來的常態化治理轉向常態與應急治理的雙重建構;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饋機制,最大限度地減少向上匯報過程中的信息篩選和自上向下檢查工作過程中的信息屏蔽;遵從底線原則與科學原則,建構共性與特性相結合的基層社會治理評估指標體系,同時利用大數據平臺,有...
摘 要:不同的社會形態具有差異化的社會管理特征,影響并改變社會的治理體系和模式。在信息社會背景下,數字技術已深度滲透至社會、經濟和國家治理各個領域,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數字治理”模式已然成為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本特征。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進程中,要整體性認知信息技術,系統性理解國家治理體系,將數字技術有效嵌入國家治理,發揮現代...
摘 要:我國的土地制度為疫情防控作出了積極貢獻,不僅在疫情期間為農民居家隔離提供了優越條件,保障了充足的糧食和農副產品供應,而且為大量的基礎設施用地,尤其是疫情防控和治療急需的醫療衛生設施建設和藥品、醫療器械生產等用地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同時,疫情也暴露出土地制度短板,亟需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加大耕地保護力度、提高土地供應效率。 關鍵詞:新冠肺炎...
摘 要:由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全國高校延遲開學,為開學后的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為了防止疫情后發生高校突發事件,杜絕此類事件有可能引發的各種不良影響,對于高校來說,提前部署應急管理預案勢在必行。因此,急需結合新冠肺炎疫情后高校學生工作中的重點難點進行梳理和分析,探討加強應急管理、做好應急預案的方式方法。 關鍵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現代信息技術 數字治理...